文 | 叶匡政
记得爱默生说过,一个装满图书的房间,昏睡着人类最好的精灵,当我们打开这些书,精灵们就会醒来。如今,有一个精灵醒来了,他是《永乐大典》的“书灵”,名叫元鉴,他素衣白袍,长相俊朗,但他畏水畏火,有《永乐大典》历经流散的种种记忆。他与古籍修复员邵白相遇,与邵白成了灵魂之友,两人怀着神圣、含蓄而美好的情感,经历了一段与修复古籍《永乐大典》有关的奇遇。这是微短剧《重回永乐大典》讲述的故事。该剧由国家图书馆、央视频、红果短剧联合出品。
看完微短剧《重回永乐大典》,感觉如历史深处吹来的风,不事雕琢却底蕴深厚,在观者心头留下了悠远的痕迹。用短剧展示古籍修复,将一个极具价值的冷门职业,呈现在大众面前,本就是一种挑战。现代社会,对传统文化关注渐少,这类短剧让人们看见了那些被遗忘的文化角落,它讲述的是古籍修复,传扬的却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。
此剧开场,色调就有被时间摩挲过的质感,如阳光透光老屋窗棂,尘埃轻舞,每一粒都承载了过往的记忆。这种色调,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基调。要理解这部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,需对《永乐大典》有简单认知。
古人称百科全书为“类书”,《永乐大典》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,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称其为“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”。它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成书,共22937卷,分装11095册,约3.7亿字,收先秦至明初各类典籍七八千种。
如该书《凡例》所云:“上自古初,下及近代,经史子集,与凡道释、医卜、杂家之书,靡不收采……凡天文、地理、人伦、国统、道德、政治、制度、名物,以至奇闻异见、谀词轶事,悉皆随字收载。”可见其收集典籍之博广。可贵的是,所纳典籍多为原貌,极少删减,实为佚书宝库。
令人遗憾的是,这部“合古今而集大成”的旷世巨制,在600多年里命运多舛。原本只抄录了两套,一套永乐正本下落成谜,一套嘉靖副本也星散世间,百存一二。至今,在全世界只发现嘉靖副本、仿抄本、传抄本和照片400余册、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存世,总数不及原书的4%。中国现存261册,其他皆散佚海外。
《重回永乐大典》用很多镜头,展示了《永乐大典》的版式之美。它用明黄丝绢包面,书衣多层宣纸硬裱,包背装,开本阔大,有皇室气象。书皮贴长条黄绢镶蓝边书签,题“永乐大典某某卷”。书页有朱砂手绘的大红口、红鱼尾、朱丝栏,正文用明代官用楷书“台阁体”抄写,字体端庄,又不乏飘逸之美。
从剧中可看到,在古籍修复师眼中,书也是有生命的,如人一样,有书衣、书脊、书口、书眉。古籍,是历史的声音,但也会在鼠咬虫蛀、水湿霉烂的情形下,变得残缺。故事从一册残损的《永乐大典》开始讲述,隐身该册中的“书灵”现身了。他让我们发现,原来修复古籍,也是在和时间赛跑,是在挽救他的生命。古籍修复师们对这些有灵魂的生命,充满敬畏。
《重回永乐大典》让我们见识了许多精湛的修复技艺,细节展现专业严谨。修复师慎之又慎的揭开古籍残页,每个动作的力度和分寸,都需恰到好处,每个动作都需全神贯注。整个过程宛如一场精细的手术,有悬念,也有惊喜。从剧中我们看到,修复师在修复时并不带手套,因他要用手指触摸纸张温度,调出最合适的浆糊。
剧中有个细节令人难忘,女主人公邵白最初连合格的浆糊,都调制不来。原来,修复古籍的浆糊有这么大的学问。因它是主要粘接料,修补书叶、溜口、托裱、包角、粘书衣、贴签等,都需浆糊,所以对它的黏性和浓度很有讲究,黏性差,会让补纸脱落;黏性过强,易让纸面发硬,形成褶皱,会让古籍损坏得更厉害。不同的修复工序、纸质和纸厚,对浆糊的黏性和浓度要求不一样,它直接影响书籍的质量和寿命。邵白也是经过无数次练手,才调出合格的浆糊。
通过这个细节,我们知道,短剧里展示的无论是补书、去污、托裱、纸钉等修复方法,还是“安全可逆”“修旧如旧”、“最少干预”这些古籍修复原则,都需修复师反复练习、揣磨,才能得心应手。因该剧有国图修复专家现场指导,所以具中展示工具、材料和修复技巧,都显得特别专业和真实,仿佛让观众来到了古籍修复的现场。正是这种专业感,让观众对古籍修复有了更真切的认知。
唯有热爱,才会坚守,时代在变迁,古籍修复师们却能秉承传统手艺人的精神,把一件事做到极致。
在情感表达上,《重回永乐大典》也有独特的韵味。“书灵”元鉴和修复师邵白,虽然一个是精灵,一个是人,但在元鉴助力邵白修复《永乐大典》过程中,他们相互欣赏和陪伴,工作之余在街头聊天吃小吃,那不经意间的眼神交汇,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情愫。他们的感情像亲密的伙伴,也像心含爱意而未道明的密友,心理变化细腻而真实,如溪流在文化传承的巨石间流淌,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温情。
邵白在这种情感的滋养下,逐渐成长,明晰了自己的使命,从一个“小白”成长为合格的古籍修复师。当邵白将完成对《永乐大典》的修复时,“书灵”元鉴也将逐渐消失在现实世界中,这让观众对他们的分离充满了伤感。好在元鉴将以“数字化身体”永存于世,新来报到的古籍修复师有与元鉴相似的面庞,让观众对邵白的未来又有了新的想象。
纸寿千年,书传万世。元鉴以“数字化”永存于世,是《重回永乐大典》在结尾的一个亮点。科技的发展,让数字化与数字化修复成为古籍再生的新途径,只是数字化才能让古籍“化身千万”,在网络、硬盘中永久保存,并穿越时空界限,让更多人得见那些珍贵的古籍。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篇章。
《重回永乐大典》是短剧精品化的一种代表,它以独特的视角,以简练、生动的镜头语言,让观众感受到古籍修复的紧迫与重要,认识到每一本修复的古籍,都是文化传承的接力棒。它让观众明白,修复师修复的不只是一部部古籍,而是先人的灵魂,是传统文化的基因,是历史在时间洪流中留下的足迹,它使我们的文化脉络变得清晰可寻。这部短剧如一个文化使者,也会提高民众对古籍修复业的关注度,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热爱,吸引更多有志于此的人,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。
微短剧行业正在发展中,以红果短剧为代表的免费短剧模式,逐渐展现出强大的潜力,也涌现了一批关注人文社科主题的精品短剧。《重回永乐大典》能受到观众喜爱,让我们相信,在文化的滋养下,微短剧也能拥有深刻内涵和广阔前景。微短剧作为新兴艺术形式,通过网络平台、社会媒体的传播,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,让人们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微短剧涌现,为文化传承事业带来生机。